季宏書記應邀出席福田區第七屆黨代會第二次會議
1月15日上午,中共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福田會堂召開。深圳市天成投資集團季宏書記作為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應邀出席。
福田區委書記肖亞非在會上作了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搶抓機遇 爭先進位 高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范城區》的報告。報告指出,福田區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求好,預計2017年福田地區生產總值3820億元,增長8.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5億元,增長9.2%,總量居全市首位。
大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區委工作報告的決議》和《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福田區第七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區紀委工作報告的決議》。肖亞非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福田從一片水田灘涂,建設成為繁榮興旺、流光溢彩的國際化現代化中心城區,步入充滿活力與逐步成熟的新發展階段。
肖亞非在報告中總結了2017年福田區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并部署了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
肖亞非在報告中總結了2017年福田區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并部署了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報告指出,福田區各項經濟指標穩中求好,初步預計,2017年福田地區生產總值3820億元,增長8.4%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15億元,增長9.2%,總量居全市首位。固定資產投資370億元,增長23.3%,再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突破7000億元,增長3%,總量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3.71億元,增長11.3%。萬元GDP建設用地、水耗、電耗大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傳統優勢產業繼續鞏固。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390億元,增長10%,占GDP比重達36.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2550億元,增長9.3%。總部經濟實現增加值1530億元,增長10%。
報告指出,福田未來產業規劃在全市率先出臺。制定了《福田區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35年)》,明確“曼哈頓+硅谷”的發展定位,確立“金融+科技+文化”的發展方向。出臺“八項倍增計劃”“福田英才薈”等政策。重點片區開發取得突破。正式啟動香蜜湖片區和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開發建設,規劃設計深圳國際金融街、國際交流中心,順利推進“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項目。梅彩和福保兩個市重點區域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其中梅彩片區完成進度居全市之首。
福田將圍繞8個方面打好攻堅戰
報告認為,建區28年來,福田區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堅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逐步發展成為國際化現代化的中心城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精彩縮影和有力印證。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等重大戰略加快推進,給福田帶來了難得機遇。
與此同時,隨著深圳特區一體化、城市泛中心化發展趨勢增強,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福田步入動能轉換、提質升級的重要關口,基層治理和城市管理中的結構性矛盾、積累性矛盾日益凸顯,外在競爭壓力和內在發展要求更不同以往。
綜合各方面因素,2018年度福田區地區生產總值預期指標為8.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0%。圍繞市委“城市質量提升年”的總體部署,福田區委決定將2018年確定為“重大項目攻堅年”,與“城市質量提升年”一脈相承,主要包括重大項目和改革項目,以項目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推進高質量發展。
福田今年將重點圍繞城市更新、經濟增長、深化改革、科技創新、文化強區、民生保障、城區品質、基層治理等八個方面打好攻堅戰,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在開局之年拿出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福田區堅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報告指出,一年來,福田區委堅持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教育事業實現優質均衡發展。完成新建學校2所,新開辦幼兒園3所,新創建普惠園16所,全年共增加義務教育和幼兒園學位近4000個。
醫療衛生水平逐步提升。全面實施《福田區區域醫療衛生規劃》,引進“三名工程”團隊3個、“福田英才”18名。推行家庭醫生“1+N”一站式簽約服務模式,組建“1+X”區域醫聯體,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體系。穩步推進中大八院和廣中醫深圳醫院后期建設工程,新設專科醫院2家,新增區域社康中心2家。
社會保障力度不斷加強。“民生微實事”改革被評為“廣東省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全年立項辦理1765個。新增就業崗位6萬個,實現數量倍增。“五有五化”都市社區養老模式入選國家典型案例,成功推進區福利中心和園嶺八角樓兩個PPP養老項目落地。成立“福田人才安居有限公司”,配租產業人才住房1708套,“水圍青年公寓”成為全市首個城中村統租運營人才保障房項目。
文化體育事業亮點紛呈。積極參與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復評迎檢,福中社區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郎朗·深圳福田國際鋼琴藝術節、蓮花山草地音樂節等品牌效應不斷提升。“數字文化館”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上線并初顯成效。福田籍運動員在全運會上取得佳績,區文體局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對口幫扶工作卓有成效。突出“精準+長效”“生態+科技”,深入開展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智力扶貧、旅游扶貧,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4億余元。新疆塔縣光伏發電項目基本完工并被列入國家光伏扶貧項目;在廣東和平率先建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擔保金;充分發動社會愛心企業參加扶貧協作,為廣西羅城和環江分別建立300萬元教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