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高董事長受邀參加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2017年第一次會長會議
2017年3月14日下午,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2017年第一次會長會議在深圳卓越世紀中心順利召開。全體與會成員一致通過了成立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有限公司、會長發展會員獎勵制度、會長“茶苑”制度等多項議案。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廖軍文到會致辭,執行會長李曉平主持了本次會議,常務副會長姚永寧,陳生強、李鋼等30多位副會長以及秘書長白雪出席了本次會議。深圳市天成投資集團孫明高董事長作為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受邀出席本次大會。
2017年3月14日下午,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2017年第一次會長會議在深圳卓越世紀中心成功召開。
三重“紅利”,機不可失
會議開始,廖會長提出了辦會宗旨“社會辦會、企業辦會、企業家辦會、實務興會、職業經理人辦會”,同時贊揚了為貫徹這一宗旨而作出努力的執行會長、副會長們,贊揚他們為企業家謀利的同時為深圳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廖軍文發表講話
隨后,廖會長指出了擺在企業家面前的三大“紅利”,第一是高科技“紅利”,第二是央企改革的“紅利”,第三是農業“紅利”。因此,圍繞“紅利”會議主要進行了以下議題討論:商討產學研的社會型公司成立、“科技小鎮”的前期準備和發展思路問題探討、如何擴大本會會員規模、商討實行會長“茶苑”制度、產學研項目庫建設與會員企業項目需求征集。
定個“小目標”——成立社會型企業
為了把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辦實,當務之急是要成立社會型公司,以對接優質高新科技項目和政府資源;公司擬定名“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初步定為1000萬,每股100萬,每個創始股東認購上限3股,下限1股。
李曉平執行會長接著就公司股權結構變更的辦法做了強調:1、通過增資擴股,以釋稀股權,創始股東有優先認購權,但對單一股東最大股權比設立上限;2、通過股權轉讓來進行調整,股權轉讓一年一次。
會議上大家踴躍認購,已確定認購的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會員企業家或企業有:卓越集團2股以上、陳生強3股、李鋼1股、劉愛明1股。同時,姚永寧和張杰表示認購,張碧峰表示認購的同時建議把每股金額適當降低,如每股20-30萬元,以便讓更多的會員參與;并確定認購截止日期為3月21日。廖會長認為,成立公司的意義重大,公司成立后要積極為“科技小鎮”項目服務。
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會長李曉平發表講話
參與“特色小鎮”建設,眾望所歸
白雪秘書長在會上介紹了針對“特色小鎮”建設所做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廖會長親自指揮和率領下,秘書處積極與深圳周邊的惠州、東莞、中山、佛山、江門、河源等城市進行接洽和會談,在惠州是由市長麥教猛親自陪同廖會長對該市推薦的建設選址進行實地考察;江門、河源也是由市領導親自陪同。
會議決定,深促會要全面開啟“特色小鎮”建設對接任務,由秘書長帶頭抓項目對接,確保有關項目盡快落地。
每年發展20個,會長們不嫌多
白雪秘書長在會上提議,深促會從2017年起,由執行會長帶頭,副會長以上,每人每年至少引進20家新會員單位;新進企業以實體型為主,企業營業額1000萬以上;同時鼓勵引進院士、“千人計劃”團隊 、“孔雀計劃” 團隊等高級人才成為顧問;推行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會員規模、提升會員質量。
會議要求秘書處針對不同企業安排相應的專業人員跟進,積極為會員解決在發展過程遇到的技術難題,同時為院士專家提供全方位服務,尤其幫助他們與企業共同建立實驗室。
另外,深促會計劃把16400平米的辦公場地用于服務會員。
會長“茶苑”敲定輪值“東家”
2017年隨著大批項目落地,為加強會長之間的溝通,密切會員之間的聯系,并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白雪秘書長提議建立會長“茶苑”制度(兩個月一次),受到了與會會長們的熱烈響應,并當場排出了今年“茶苑”輪值順序,第一輪為李曉平(3月14日)、第二輪為陳生強(5月19日)、第三輪為吉可為(7月19日)、第四輪為李鋼(9月19日)、第五輪為劉愛明(11月17日)。會議場地、議題、用餐等由輪值會長安排。
項目庫建設,服務為本
項目是企業的生命線,深促會秘書處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會員企業,正在對項目庫進行擴充、完善。白雪秘書長建議,各位副會長獻計獻策,共同把項目庫做實做大。會上,秘書處開展了意見征集,征集內容主要有:“愿意投資的產業”;“產學研秘書處需提供的服務”;“需要哪些個性化的需求和要求”、“愿意投入多少資金”。相關問卷由秘書處收集后,進行分類整理。整理完成后將會以電郵形式通知各副會長。
自由發言,金句層出
在隨后的交流環節,大家踴躍發言。常務副會長姚永寧認為:“深促會”公司成立后可以引入政府力量推動,同時運用“深促會”資源與專業企業共同運作,這比一家企業單打獨斗風險小。執行會長李曉平補充說,共同運作時采用協商機制,公司進行項目建設的目的是產生利潤,最終的目標是我們促進會的會員價值高于其它同行業的企業。
常務副會長姚永寧現場發言
副會長申長江說:把人才引進來,是不是對他們有好處?能不能形成一種標準的人才引進制度?廖會長接著倡議:擴大會員,引進人才,必須要各個單位產生聯動,秘書處要做好配套工作,多利用國家與地方的政策與企業對接。確保順利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副會長申長江與大家交流
副會長欒靜建議,關于注冊公司一事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另外,在擴大會員基數的同時也要做好服務會員的工作,因為服務會員比擴大會員更有挑戰性,更需要下功夫去做。關于“茶苑”,他希望邀請一些新面孔加入,既能吸收新知識與新思想,又添加新活力。
副會長路天云說:對于一些創新品牌,在會長“茶苑”上大家多溝通了解,多學習一些關于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前沿信息。
副會長路天云發表意見
成果多、人心齊
廖會長最后拋出幾個“紅利” 項目與大家分享。一是“元寶楓”養殖,目前已有多個縣積極響應,今后農業安全食品將變成相當大的行業。二是福永的節能環保空調項目設備建設已基本完成,此項目由“M理論”、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推動。還有裝配式建筑實驗推廣的院士基地,目前由孟建民院士搭建,餐廚垃圾處理專家劉仁懷院士的新項目也在推進中。
最后,廖會長對本次會議取得的成效表示非常滿意,稱本次會議效率高、成果多、人心齊,他鼓勵各位副會長、理事和會員共同做大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事業,為深圳的發展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