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理念仍處于過渡期 基礎尚需夯實
發布日期: 2003-07-08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4899 次
“價值投資”理念仍處于過渡期 基礎尚需夯實
我們認為,價值投資理念的興起是市場逐步理性成熟的標志,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不過
成為主流投資理念還需要一個過程。
市場發展要求產生新理念
主流投資理念的變化需要有深刻且強大的動因。價值投資理念近期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認同不是
偶然的,近年來證券市場所發生的深刻變化是價值投資理念形成的主要背景。
一是隨著股市不斷擴容,特別是中國石化、招商銀行等一批超級大盤股的發行及上市,使得機構投
資者難以操控指數和大盤股,其投資風險不斷增大,加上證券監管制度和體系日趨完善和嚴格,操縱市
場行為的空間越來越小,機構投資者不得不逐步放棄“做莊”的操作思路,帶有較強投機色彩的成長性投
資理念的基礎不斷被削弱;
二是國家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會計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嚴格規范,大大壓縮了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
水分,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真實性得到提高;
三是2001年中期以來市場大幅走低,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大部分投資者陷入虧損,原有的盈利模
式已經無法持續,人們不得不反思舊投資理念,尋找新的理性的投資理念。經過一輪暴跌后投資者變得
非常謹慎,更注重投資對象的內在價值;
四是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投資基金,特別是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對引導市場理性投資
行為具有積極作用。因為受到基金持有人的贖回壓力,開放式基金在選擇個股時,必須兼顧資產的盈利
性、流動性和安全性。因此,行業復蘇、增長類個股(謀求盈利性)、價值低估型個股(謀求安全性)
和大盤股(謀求流動性)自然成為其首選目標。2002年初投資基金總規模就超過1000億元,2002年
又新增200億元,市場有了大量的新資金,而恰逢鋼鐵、汽車等行業都出現了周期性復蘇或突發性增長,
為主力資金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
新理念的基礎尚需夯實
大盤在4月16日見頂后,上證指數從最高1649.6點下跌至7月1日的1484.7點,按收盤價計算跌
幅達7.57%,與此同時,包括前期主流熱點板塊在內的大多數個股都出現了回調。為此,有人質疑價值
投資能否對抗系統風險?我們認為,這種想法本身就有問題。
因為既然是系統風險,那么對市場各種股票都會產生影響,即使是價值投資也不可能完全規避或與
之對抗。價值投資的優勢在于當投資價值與價格差異不大時,個股相對抗跌,投資風險較低。筆者統計
表明,若以每股收益大于0.3元、總股本大于5億作為大盤績優股選股標準,則A股市場有54只個股屬于
此板塊。從4月16日到7月1日,該板塊平均跌幅5.29%,低于大盤2.28個百分點,60%的個股跌幅低
于大盤。并且,在該階段漲幅前15名中,以汽車、能源和鋼鐵股為主,這說明大盤績優股具有較好的抗
跌性。
進一步觀察近期大盤績優股下跌的原因,存在以下幾種因素:大盤影響下的正常回調、過度投資導
致價格遠遠偏離價值后的理性回歸、基金套現以分紅、操作手法(波段操作、階段投資)等,我們認為,
不排除前兩者的影響,但后兩者的影響可能更大。
價值投資要長期成為主流投資理念,一個重要的基礎是市場有眾多值得長期投資的品種。目前,盡
管部分大盤績優股表現優異,但是畢竟是少數。據統計,1200多只股票中,可供價值投資的品種總數不
超過15%-20%。同時,在4月16日-7月1日期間漲幅前15名的個股中,大部分不是績優股,而以重組
較多。并且,我們認為,前期走強的“五大”板塊,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投資。據統計,在“五大”
板塊的上市公司中,連續2年分紅或送股的上市公司家數占總家數的比重平均為47.31%.其中,金融、汽
車板塊偏低,分別只有22.22%和37.7%,只有電力板塊高達72.73%,較具長期投資價值,其他更多的
是行業成長背景下的價值增長概念,個股之間的分化也十分明顯。可見,我國證券市場價值投資的基礎仍
然薄弱,尚待進一步夯實。
新舊理念交替會有反復
盡管價值投資的基礎還不夠堅實,但必須看到:首先,近年來市場的深刻變化已經大大削弱了舊投資
理念的存在基礎,目前實際上處于尋求新投資理念并向之轉換的階段,近期老莊股的不斷跳水也很明顯
的反映了這一點。在此過程中,舊投資理念的影響仍然會存在并發揮作用,在特殊的市場背景下會有明
顯表現。其次,證券市場的巨大調整變化為價值投資理念日益提供良好的基礎,而且隨著宏觀經濟和行
業形勢轉暖,上市公司的業績在逐步改善,更加注重給予投資者回報如現金分紅等,符合價值投資的品
種將越來越多,將為價值投資提供更厚實的基礎。第三,目前我國投資基金規模已達1400億,估計今年
下半年還將新增300億左右,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將逐步成為市場主力,其投資理念將對市
場產生重大影響。并且,QFII進來后,其投資理念也將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這些投資者都是大資金運
作,出于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考慮,在投資中必然以價值投資為主,結果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價值型品種將受到大資金的追捧。可以預見,價值投資理念將成為這些機構投資操作的核心。第四,在
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價值投資已經呈現出盈利效應,價值投資理念正逐步為市場所認同,但不排除隨
著大盤波動主板塊在短期內出現調整的可能,投資者應更多地關注公司基本面的實質性成長,而不要將
價值投資作為一個概念去炒作,否則,很可能陷入“價值投資”的陷阱。
總之,我們認為,價值投資理念仍是大勢所趨,但由于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市場投資理念的認同需要
時間,投機性、成長投資和重組題材為代表的舊投資理念仍然將不時有所表現,二者在過渡期仍然有一個
反復交替的過程。(廣東證券發展研究中心 黃明 黃建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