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聲譽成為中國企業最為關注的競爭問題之一
發布日期: 2003-05-30 稿件來源:綜合管理部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5108 次
最關注來自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者的競爭:
科技行業83%,金融服務業70%
重整管理和運營流程的結構化變革方面表現得最為積極主動:
制造業77%,科技行業50%,金融服務業40%
入世后,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受到法律的制約。而以往,中國法規的執行融合了行政解
釋、選擇性的執法和“關系”。這些改變將是中國企業入世后在運營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對競爭的關注
大多數(51%)受訪企業表示,外國投資者進入中國是入世后他們在競爭方面的主要憂慮,
而13%的受訪企業表示,進口產品是他們的主要憂慮。
面對這些競爭的挑戰,69%的受訪企業已經進行了競爭對手分析,為響應中國入世后健全
法制、充分利用國際化規范環境帶來的機遇,61%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已經實施管理和運營流
程的結構化變革,44%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已經開始重整公司治理結構。
對風險管理的關注
在重整管理和運營流程方面,受訪企業認為技術與研發能力、稅務管理和企業聲譽是最應
優先考慮的三大風險管理司題。
入世以來,59%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非常關注自身的技術與研發能力。60%的受訪企業已
經或者正在研發新產品和提供新服務。
調查顯示,57%的受訪企業對在中國入世后的稅務問題非常關注,46%的受訪企業表示,
如何與會計制度銜接也是他們主要關心的問題之一。
盡管2002年10月頒布的《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防止了許多地方私授稅務優惠待遇的
漏洞,但并不意味著停止中央政府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中央政府計劃利用稅收優惠作為宏觀
經濟調控的手段:吸引更多投資到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支持國家主要
的出口行業。
因此,隨著中國逐步走向規范化和國際化,中國企業應當從根本上重整管理和運營流程,
遵守稅收和其他監管法規,從而避免遭到處罰并同時充分利用新機遇。
企業聲譽也是中國企業最為關注的競爭問題之一,51%的受訪企業也認為如此。
企業運營和管理的關注
中國企業所關心的運營和管理方面的問題與我們在2002年的適宜性調查中外國投資者的關
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外國公司在中國入世后主要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營銷和分銷渠道等
方面。盡管對中國企業來說,分銷渠道并不是最主要的風險管理問題,但仍被81%的受訪企業
所關注,而41%的受訪企業認為這仍然是他們最為關注的方面之一。當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時,分銷渠道問題將變得非常關鍵。
公司治理結構
重整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效率和吸引外資。如前所述,
44%的受訪企業在入世后已經重整了公司治理結構,而57%的企業計劃在未來兩年執行新的公
司治理標準,這其中包括62%的國有企業和80%的未上市股份制公司。 (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