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前景好更需張弛有度
中投顧問帶來了一份好消息。據其最新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旅游業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我國旅游總收入突破一萬億元,同比增長18%。而2011年全國旅游業目標收入1.72萬億元,增長11%,這一目標將能夠超額完成。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指出,從我國旅游業發展來看,旅游業已經成為拉動國內居民消費的第一大產業,從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的直接效果來看,旅行業的作用效果是最為顯著的。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地市縣,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或先導產業來定位和培育。
這位研究員還指出,2012年,在經濟增速下滑以及企業成本提升的背景下,旅游規模增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隨著旅游逐漸成為必需品,居民出游率有望進一步提高,中國居民出游的平均旅游消費也將進一步增加。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也將使得休閑度假旅游駛入高速發展階段。政策環境的改善也將刺激旅游規模增速的提升。而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休閑度假目的地、免稅業、文化演藝、經濟型連鎖酒店、自然景區、旅游住宿餐飲行業等都將受益。另外,受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國家對于刺激內部消費將更加重視。未來仍將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文化、旅游等新型消費將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
實際上,筆者所了解到,除了部分國家和地區受到自然災害和政治動亂等因素的影響外,2011年全球旅游業發展并未過度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旅游行業的前景依然被看好,這一點在中國旅游業蓬勃的發展勢頭上尤其顯著。而在廣東,旅游業各板塊更是風生水起,無論是旅行社業務還是旅游產業發展,在挺過眾多險阻之后,都開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狀態。旅行社在經營利潤最高的出境游業務時,市場進一步細分,在民眾旺盛的出游欲望上,不斷依據市場需求出現調整;景區的開發尤其是溫泉旅游、生態旅游、濱海旅游的發展,投入增大;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旅游產業園概念的出爐,助力全省乃至全國旅游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越來越受到重視,2009年12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旅游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家更要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而日前有消息稱,《國民旅游休閑綱要(征求意見稿)》已下發至各省旅游局征求意見,主要在財政投入、休假制度和刺激消費政策三個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預計明年年初出臺,之后旅游相關細分產業政策將陸續出臺。而目前,全國各地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已經紛紛將旅游業提升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批又一批的項目上馬,一個又一個景區拔地而起,更不能忽略的是旅游地產,現在走到哪一個資源好一點的城市,基本上都有旅游地產項目在開發。
前景廣闊固然誘人,但是旅游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普遍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開發出現過度行為,反而會造成環境的破壞;而部分需要修復和維護的旅游資源,若操之過急開發不慎,則會造成不能挽回的損失;而人造景區全國各地圈地,市場一旦無法承載,客源無法保證,經營出現困難也會變成“爛攤子”。在發展前景的誘惑下,瘋搶旅游資源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是開發應該循序漸進,不應盲目加速,打造一個“精品”遠比生產出一堆“次品”劃算得多。蔡華鋒
在發展前景的誘惑下,瘋搶旅游資源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是開發應該循序漸進,打造一個“精品”遠比生產出一堆“次品”劃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