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柚直播在线视频免费_歪歪漫画入口登陆页面弹窗下载_超h高h污肉校园弄青梅_粉嫩主播深夜福利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產業動態>物流貿易產業

香港石油行業不易經營

發布日期: 2004-11-16    稿件來源:網絡    發布:信息中心    閱讀次數:5441 次

香港的石油零售行業近年備受關注,尤其是每當加價之時,傳媒廣泛報道。近日國際油價高企,本港的油品價格亦隨而上升,首當其衝受影響的交通運輸業,要求政府寬減柴油稅,亦有申請加價者。

政府的對策是延長目下的柴油優惠稅至2005年底,每公升繼續收取1.11元,換言之,運輸業并無額外得益,業界的負擔沒有減輕。

油公司并無加快減慢

不少人對油公司的運作并不清楚,例如每次加價,都有「加得快,減得慢」的指控,查實說此話者,并無做過真正調查研究,只是憑印象說話。若然將新加坡的無鉛汽油及低硫柴油出口價與本港兩種油品的零售價比較,筆者手上有2001年1月至近期的圖表,兩者的走勢非常接近,升跌基本上同步,并無「加得快,減得慢」的象。兩種資料都是公開的,讀者可自行畫圖看看。

另一方面,本港汽油及柴油的零售價,確實比很多地方都貴,包括大部分歐洲國家、新加坡、南韓及日本,更遑論國內及美國。公眾人士一般的印象是,油公司在賺取暴利。殊不知以無鉛汽油為例,稅收佔零售價的一半,其餘的一半才是油公司的收入。公司要支付油站的標投地價、進口油品的開支、運費、零售商的利潤及推廣費用等,扣除所有開支后,據1998年經濟局所透露的數據顯示,油公司本身的利潤只佔零售價的4.0%,非常克己,橫看豎看,都不是暴利。資料是由各大油公司向經濟局提供,應該可信。

兩新公司投五個油站

然則撇開稅項后,何以零售價這麼高?油站的地價高昂為一個原因;本港人工較其他很多地方為高是另一個原因;本港所使用的汽油的辛烷值為98,比其他地方高,價格較貴;所使用的超低硫柴油提煉成本亦較昂貴,都是高油價的一些成因。

有些人認為引入多些競爭,可壓低油價,目下本港有四個主要油商,包括蜆殼、埃克森美孚(即標準石油及美孚,屬同一個集團)、加德士及華潤集團。但過去幾年,本港的油品本銷市場在萎縮,1999年為962萬千升,2003年下跌至只得612萬7000千升;汽油銷售由51萬1000千升跌至46萬8000千升;柴油則由793萬2000千升跌至436萬1000千升。

在如此背景下,油公司的經營并不容易,過去幾年并不好景。近期中石化及中石油各投得五個油站,前者已有油站開始營業,但未見公司大事宣傳,究竟其策略為何?

側聞該公司所售賣的油品來自一間本地的大公司,然則后者何以不將油站競投來做,中石化的落標價一定較高,才奪得經營權。中石化究竟作甚麼打算?

若然純然從商業角度考慮,其定價策略可考慮其他公司的定價,不會遠遠偏離。它進入香港石油零售市場的目的,可能是打入國際市場的第一步,在香港吸收先進的管理及營業經驗﹔那末,它不會將價格定得太低去搶佔市場。

料零售價不會受衝擊

新公司的加入可壓低油價的唯一途徑是,它們要在香港大展拳腳,將零售價大幅調低,搶佔市場,然而要注意兩項事實:首先,中石油及中石化與本港的大國際石油公司有不少合作計劃,會否因搶佔香港這個小型市場,而影響雙方的合作關係,它們要仔細衡量。

其次,它們合共只得十個油站,佔全港一個小數目,即使大減價,完全不賺錢,甚至虧本經營,亦需待其油站數目增加,才能真正發揮效力。

此外,品牌亦是一個問題,目下大油公司的客戶對於油品素質有信心,他們對於新加入者未必有信心,這需要時間考驗。因此,該兩間公司加入本港的石油零售行業,預料不會對零售價格造成顯著的衝擊。上述資料表明,石油零售并不是一門利潤豐厚的行業,純然從商業角度出發,未必有這麼多公司有興趣進入香港的市場。

浸會大學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周全浩博士

聯系我們
? MIQIAN謎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