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等數據互通 尋人平臺成開發熱點
昨日,新浪微博宣布開放震災尋人數據,與百度、搜狗、360等合作方實現打通;而百度則上線“百度全網尋人平臺”。此外,全國首個地震救助微信平臺也相繼面市。互聯網在此次地震救災中開始發揮特殊作用,“尋人平臺”成為開發熱點。
地震發生當日下午,谷歌尋人四川地震版率先上線,不久后新浪微博、百度、搜狗、360等多家公司陸續開通尋人專區,幫助網友發布搜索救援、尋人等信息。但一開始由于各方數據不協同,信息良莠不齊,逐個平臺發布造成重復勞動,尋人服務難度進一步加大。
但昨天,新浪微博宣布開放震災尋人數據,并向多家合作方提供專用推送接口,實現災難救援數據互通。這是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首次在災難救援方面實現數據互通。
百度隨即也隨即上線“百度全網尋人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平臺已經整合了百度貼吧、搜狗、360及一淘等平臺的尋人信息,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數據也即將整合完畢,Google等其他尋人平臺的相關數據獲取也在緊張溝通。截止到昨天下午15:00點,百度尋人平臺已有57人成功找到失散親友。
通訊中斷,互聯網產品微信也成為信息流動的主要媒介,改變傳統的救援模式。據悉,全國首個地震救助微信平臺,名為“蘆山地震救助”的公眾號上線,用戶可通過手機將自己的地理位置、救助內容、現場照片等發出。然后,騰訊再通過“蘆山地震救助”的微博官號將求助信息對外發布。
截至21日中午12時,近10萬人關注“蘆山地震救助”,實時發送消息量達15萬條。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微博、微信是在汶川地震之后才出現的社交產品,在此次救災中微信的通訊屬性讓其成為震區內外溝通的紐帶,而微博的媒體價值加速了信息的聚合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