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明確信息產業“十二五”發展方向
發布日期: 2011-11-15 稿件來源:網絡 發布:提俊男 閱讀次數:2138 次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該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2011年~2015年)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通信業。
《規劃》首先肯定了“十一五”期間我國信息產業的成績。截止到2010年底,電子信息行業FT-1000CPU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統應用于“天河一號”高性能計算機,先進芯片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平臺完成試點應用,填補國產EDA工具的多項空白。
《規劃》指出,“十二五”及更長一段時間,我國信息產業要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制約,開發并掌握一批關鍵技術,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對此,《規劃》還明確了信息產業“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方向,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1.電子信息制造業
重點開發:計算機產品工業設計、主板制造、輕薄便攜、低功耗、觸控技術,工業控制計算機體系結構;空中交通管制技術;地面數字電視關鍵技術,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藍光高清光盤技術,數字版權管理技術,數字內容保護技術,家庭網關技術,家用電子設備互聯技術,統一的多業務認證平臺技術;高端通用芯片技術,12英寸先進工藝制造線技術和8英寸/6英寸特色工藝技術,BGA、CSP、MCM、WLP、3D、TSV等先進封裝和測試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技術,先進EDA工具,LED外延生長、芯片制造關鍵技術;基于SMT技術的新型片式元件,基于MEMS技術的新型元器件和LTCC技術的無源集成元件;TFT-LCD、PDP、OLED、電子紙、3D顯示、激光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集成電路關鍵設備、新型平板顯示關鍵設備、半導體級單晶設備、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高亮度LED芯片生產線和后封裝設備、新型元件生產設備和表面貼裝設備等重點電子專用設備關鍵技術;新型太陽能電池和高質低成本多晶硅工藝技術、鋰離子等綠色電池技術,高效、高亮度LED器件技術、電子級多晶硅、8-12英寸硅外延片等先進電子材料技術;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新型移動通信終端關鍵技術,全波光纖技術,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天線技術,Ka、V頻段衛星通信技術,SOC片上集成系統,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新型傳感器技術,電磁輻射、信息泄漏防護技術。
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重點開發:非結構化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數據庫技術,實時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嵌入式軟件技術,信息安全軟件技術,智能人機交互技術,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地理信息處理技術,分布式計算技術,并行計算技術,虛擬化技術,網絡化大型軟件開發和驗證技術,IP多媒體子系統(IMS)技術,IPTV中間件(Middleware)技術,新型密碼技術,認證與識別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不良信息識別、防范與過濾隔離技術,可信計算技術,工業現場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技術,軟件即服務技術,信息技術服務關鍵支撐工具處理技術,游戲動漫軟件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綠色IT支持軟件技術。
3.通信業
重點開發:IMT-Advanced 技術,基于TD-SCDMA/TD-LTE的無線城市技術,系統架構演進(SAE)技術,光傳送網(OTN)技術,分組傳送網(PTN)技術,星載處理交換技術;IPV4與IPV6過渡與融合技術,互聯網業務聚合(Mashup)技術,三維互聯網(3D Internet)技術,服務質量(QoS)業務控制技術,FMC固網移動互通技術,物聯網安全與可靠性技術,互聯網管控溯源機制和關鍵技術,統一身份管理(IDM)技術。